no-ie

本網站並不支援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讀取中

澳門研學旅遊指南

澳門,這座中西文化交滙的都市,不僅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更是一座活動的歷史博物館!從媽閣廟的香火到大三巴的故事,每一幢歷史建築都在訴說著400多年東西融合的傳奇。這裡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見證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脈絡,近年又以“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及“東亞文化之都”的身份驚艷世界,同時碰撞出的繽紛精采的火花,照亮研學底蘊。

然而,澳門為各位呈獻的研學魅力遠不止於此!走進隱藏的工業遺址,觸摸傳統技藝;深入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探索低碳智慧的未來發展;無論是歷史人文、自然資源,還是科技創新、生態保育等特色主題,城市的每一面都隱藏著令人驚喜及心動的故事,大大豐富著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內涵,具有不同興趣的學子都能在這裡感受到研學帶來的樂趣及獨特體驗。

澳門的研學資源

歷史文化遺產美食文化文博及科技館紅色教育

歷史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文化名錄》,是中國至今擁有的第31個“世界遺產”項目。“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22座位於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澳門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它是中國境内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

美食文化
澳門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中西方文化交融共存,帶來獨特的美食內涵與美食文化。澳門於2017年11月1日獲評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是對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融薈萃的肯定。其中,“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早於2012年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於2021年獲選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澳門旅遊大學則為該項目的保護單位。

文博及科技館
澳門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地方雖小,卻有十多間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展現中西文化交匯的特色。澳門科學館繼2022年3月及5月先後獲中國科協列入“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及“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於2024年獲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頒發“綠色、低碳”科普教育基地,是澳門首個囊括中國綠色建築三星級設計及營運雙標識的政府公共建築群。澳門博物館座落於“澳門世界遺產”大炮台之上,透過豐富的展品訴説澳門數百年的歷史變遷。澳門大賽車博物館透過多媒體互動裝置和數十年來的參賽賽車和電單車,講述車手、車隊和各傳奇人物自1954年起在澳門寫下的輝煌篇章。

紅色教育
自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為澳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石。思想家鄭觀應、人民音樂家洗星海、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等多位中國近代歷史名人均在澳門留下寶貴足跡。透過參觀與他們的有關的景點,參觀者可深入了解背後的歷史故事和相關人物,加深對澳門歷史文化的認知。

工業歷史遺產綜合度假村自然生態特色教育資源

工業歷史遺產
澳門製造業歷史悠久,造船、火柴、爆竹、神香曾是澳門的四大工業。荔枝碗船廠片區是澳門僅存且保存較為完整的造船工業遺址,以澳門造船業展示為主題的遊憩文化活動空間。具有近百年歷史的益隆炮竹廠舊址保留了昔日的工場佈局及環境,是澳門僅存且保存較為完整的炮竹工業遺址。

綜合度假村
澳門綜合休閑度假村的娛樂表演各有特色,部分表演更由世界級知名團隊製作,這些表演背後的製作故事亦值得了解。此外,各個綜合休閑度假村珍藏不同的藝術展品,部分更提供導賞服務,讓參觀者來一場藝術之旅。

自然生態
澳門地少人多,卻擁有豐富的綠化設施和多樣性的自然生態環境。澳門有多個景色優美的郊野公園供參觀者享受自然美景,還可以到金像農場、石排灣濕地、香徑藥谷生態園區及南藥園體驗農耕活動、觀賞濕地生態或認識藥用植物。參觀者亦可到澳門大熊貓館探望“開開”和“心心”和牠們的孩子“健健”和“康康”,透過大型的強化玻璃觀景窗,可直接觀賞大熊貓的活動情況。大部分的綠化設施更可安排導賞服務。

特色教育資源
學習不只限於課室内,澳門有多個特色教育資源點,包括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圖書館、展館及藝術博物館等,更可體驗“做一日大學生”,了解校園設施,為未來升學做準備。

 

下載區